GDP增速跌破7%對涂料行業到底意味著什么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首次公布分季度經濟數據。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速為6.9%,繼2009年以來首次跌破7%,雖然只下降了0.1%,但在國內外引起的轟動不言而喻。在我國尚處于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涂料行業作為傳統產能過剩的行業,今年以來其產量增速出現了一定下滑。而最新公布的三季度GDP數據增長跌破7%,對涂料行業又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目前,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情況下,GDP增長支撐主要源于消費增長。一直以來涂料行業雖然在大的經濟環境中只占據了很小的一部分,但作為相對典型的傳統產業來說,涂料已融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任何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密不可分。GDP增速放緩,意味國家整體經濟運行雖然保持總體平穩的基本面沒有變,但中國經濟的更大隱憂在于樓市疲弱,房地產活動與整體經濟約有20%的相關度。
建筑涂料的比重一直以來在整個涂料行業中都占據著較高的地位,而建筑涂料最直接的下游供給需求則來源于房地產業。盡管今年以來國家降息降準的政策拉動下,房產業一度回暖帶動涂料市場的消費需求上漲,但從上市房企發布的數據報告中能夠發現,仍有相當數量的房企預計虧損。而且樓市帶給涂料市場的回暖效應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因此,面對樓市銷售成交量的不斷恢復,有業內人士直言,涂料企業加強自身實力的建設是關鍵。這就要求涂料企業要將更多的重心放在產品品質與品牌的建立上,生產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高質量產品,打造優質的品牌;另一方面,涂料企業要積極創新營銷模式,緊跟時代發展趨勢,順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潮流。
除此之外,面對目前經濟下行壓力的持續,疲弱數據將會倒逼政策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未來將繼續寬松,降準降息預期升溫,與此同時,對于涂料企業而言,股市和樓市在貨幣政策量化寬松的帶動下必然會大大利好,因此涂料市場需求的缺口得以打開,首先利于涂料行業內的良性競爭,增強涂料企業產品技術革新的研發動力;其次,涂料產業被拉動加快升級一定會促進涂料新興生產力的快速成長,最終有利于實現涂料行業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
伴隨眼下穩增長政策的持續發力,涂料行業對于未來四季度的行業市場走勢不應悲觀,這是因為在前三季度國內整體經濟運行放緩的前提下,為保增長預計水利環保、鐵路軌交、新能源、重大民生等將有望成為重要領域。涂料市場需求將實現多元化轉變,而防護涂料始終占據中國第二大涂料市場,建筑業、交通運輸業、石化、能源和機械工程項目等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拉動必然利好整個涂料市場。
另一方面,整體看,三季度經濟形勢繼續惡化,其中第二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下降至36.7%,創1983年以來新低;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上升至58.9%。對此涂料企業可以深受啟發,在任何時候,核心技術都是一個企業實現長期發展的關鍵因素,擁有核心技術,擁有專業技術人才,是涂料企業面對市場不景氣的最有利法寶。因此,對于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涂料企業來說,應該加快技術自主研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整個涂料行業的發展來說,可以進一步推動涂料行業的健康發展,加速涂料企業的資源整合。
據了解,中國人均涂料消費量僅為9.6公斤,但在建筑涂料方面,人均消費量則為3.6公斤。這一數據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低于西方國家的人均消費量。這表明,未來中國涂料市場存在著巨大的開發潛力。因此,未來涂料市場無論是涂料企業還是消費者,都將在分銷服務之間出現更快的整合趨勢。GDP破7%不可怕,涂料企業不能緊抓經濟發展機遇實現產業升級轉型才是被淘汰的最大威脅!來源:中國涂料采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