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布達拉宮“穿新衣”混合涂料齊上陣!低溫來襲怎么辦?
相傳,西藏自有了建筑就有著粉刷墻體的習俗,尤其佛教在西藏逐漸興起之后,各寺廟和民眾房屋便開始大范圍的粉刷,以示吉祥與虔誠的信仰,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西藏布達拉宮“換新裝”需“降神節”前完成。每年秋冬交替時節,布達拉宮就會開始一年一度的粉刷工作,布達拉宮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和拉薩信眾自發參與其中。布達拉宮建成在瑪布日山上,主體分為紅宮和白宮,是一座融宮殿、廟宇和靈塔于一體,規模浩大的宮殿式建筑群,房屋多達近萬間,建筑面積達13萬多平方米。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布達拉宮粉刷的時間在每年藏歷的九月,并且必須要在藏歷九月二十二之前完工。
布達拉宮墻體粉刷包括紅、黃、白和黑四個不同顏色。布達拉宮維修科工作人員介紹,紅色代表權威,包括經濟、道德等方面擁有的權利;黃色代表繁榮昌盛,包括生命、運勢、財富等欣欣向榮景象;白色代表和平,即有消除病變、戰爭、饑荒等災害之意;黑色就是辟邪,代表一種威嚴。民眾在每年的“降神節”(藏歷九月二十二日)之前,要粉刷布達拉宮、大昭寺的墻體,隨后其它各寺廟和民眾居住的房屋相繼粉刷。
位于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時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其中收藏有眾多歷史文物和稀世珍寶,是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根據慣例,每年拉薩雨季過后,布達拉宮外墻的粉刷工作全面開始,并要趕在藏歷9月22日降神節到來前完工。據了解,粉刷布達拉宮和寺廟的涂料中會添加牛奶、白糖、冰糖、蜂蜜、紅糖等。粉刷的過程中,白宮的白色涂料會加入適量的牛奶和白糖進行攪拌,這樣會增加涂料的粘性,更容易附著在墻體的表面,待來年雨季到來時,不容易被沖掉。既保護了墻體,又顯得美觀。主體粉刷工作完工后,還將對門窗等細節進行粉刷和修補。
藏歷九月二十二日為陽歷的11月3日,而當地氣溫在晚間基本都是在零下了!如突遇冷空氣,白天氣溫下降到零下,怎么辦?涂料那就需要具有防凍性能!眾所周知外墻涂料在低溫下施工,在來年開春會出現脫皮,起鼓,開裂甚至大面積脫落的現象出現。飾壁涂料國內獨家研發生產的防凍涂料最低-40度低溫下仍可施工,有效的解決這一難題!防凍涂料包括:與外墻涂料施工相配套的防凍砌筑砂漿母料,防凍膩子,防凍底漆,防凍面漆(乳膠漆,真石漆,質感漆,仿磚涂料),防凍罩光漆等。防凍涂料會不會很貴?我們來分析一下,以防凍乳膠漆為例:防凍乳膠漆只比常溫乳膠漆每桶增加30元的成本,每桶乳膠漆的涂布率為60~80平/桶,平攤到每平也就3~5毛錢而已,每平僅增幾毛錢的成本,就可以實現全年不停工!布達拉宮墻體粉刷,不再擔心寒冷天氣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