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除甲醛刻不容緩
氣溫升高,驅走嚴寒,人體感到舒適,但是,氣溫的上升也令室內的一些有害物質蠢蠢欲動,有揮發再生的苗頭,其中以甲醛為首的有害物質最為活躍。甲醛對人體的危害甚大,除了會對機體產生刺激、致敏作用,更會令血液細胞、基因組織出現突變。實驗動物在實驗室吸入一定量甲醛后,可引發鼻咽腫瘤,甚至可能激發生殖毒性,特別是對兒童、孕婦等體弱人群的危害更是成倍增長。
甲醛濃度的差異與氣溫的變化關系甚大。當溫度超過19℃,室內溫度每升高1℃,甲醛的揮發速度便會上升0.4倍。特別是在門窗密閉、暖和的室內,其釋放將更為劇烈。在炎熱的夏季或供暖的冬季,甲醛濃度可達到平時的四倍以上。因此,一些新房在涼爽的秋季或者初春完成裝修后檢測相關數值為正常值,但在夏季或者有供暖的冬季檢測出甲醛超標,是常見的情況。
甲醛的釋放時間可長達十幾年之久,即便是經常通風的居住空間,如果不實施一定專業化除醛手段,甲醛、苯系物、TVOC等有害物質將在室內形成交叉作用,居住其中,人體受侵害程度嚴重。
要預防家庭裝修過程中的室內空氣污染,首先要從源頭上加以控制。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污染少的裝修材料,是降低室內有毒有害氣體含量的有效措施。不過,這只是盡量減少污染物的釋放量,不能根除。
世界衛生組織將負氧離子定義為衡量空氣質量的重要條件,當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達到1000-1500個/cm³以上,才算是清新的空氣。
同時,美國環保署EPA實驗室同聯合國空氣環保領域的眾多專家研究表明,負氧離子優化空氣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生態級負氧離子可以主動出擊捕捉空氣中的各種小粒微塵,使污染源凝聚沉淀,有效去除空氣中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塵,甚至1微米的微粒,從而減少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生態級負氧離子能有效消除家裝污染,與甲醛、苯等致癌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分解產物是無毒無味的二氧化碳和水。生態級空氣負氧離子具有較高的活性,有很強的氧化還原作用,在高濃度的負氧離子環境中,經測定,空氣中霉菌、細菌數可降低90%以上。